ST2与心衰药物 — Part 2
2020-05-20

ARN

ARNI具有ARB和脑啡肽酶抑制剂的作用。ARNI的代表药物是沙库巴曲缬沙坦,临床试验代号为LCZ696(诺欣妥)。PARADIGM-HF试验纳入了8442例NYHA心功能Ⅱ~Ⅳ级、LVEF<40%(在试验1年后被修改为≤ 35%)的HFrEF患者,所有患者都接受了稳定剂量的β受体阻滞剂和ACEI(或ARB)至少4周,随机接受沙库巴曲缬沙坦或依那普利治疗,中位随访时间为27个月。结果显示,与依那普利相比,沙库巴曲缬沙坦使主要复合终点(心血管死亡和心衰住院)风险降低20%,包括心源性猝死减少20%。

上周文献中用依那普利治疗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相比,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患者的ST2下降幅度更大,上升幅度更小。这周我们解读另外一篇发表在《European Heart Journal》的文献,介绍了在急性失代偿心衰患者中,服用依那普利组和沙库巴曲缬沙坦组中ST2等心衰标志物的变化。


试验方法

PIONEER-HF是一项随机双盲试验。在血液动力学稳定后,对住院的ADHF患者进行沙库巴曲缬沙坦和依那普利的比较。该试验检测了病人血液中hsTnT,sST2等在基线后,1周,2周,4周和8周的浓度值,并确定几何平均比率等。


结果分析

与依那普利相比,沙库巴曲缬沙坦导致sST2明显下降。这种差别在第1周就出现了,并且在4周时显著,sST2降低了9%(P=0.0033)。在8周ST2在两个治疗组之间的显著差异继续维持着(如图1)。


1_compressed.jpg

图1   从基线到8周,两组患者sST2平均浓度与基线值比值变化


比较基线不同浓度中hsTnT、sST2和NT-proBNP三个标志物,在沙库巴曲缬沙坦组与依那普利组患者心血管死亡或再住院率的差别。PIONEER-HF研究中发现,基线浓度较高的患者的hsTnT、sST2和NT-proBNP的心血管死亡或再住院的绝对风险较高,心衰和随访期间随后达到的浓度也与随后的心血管死亡或心衰再住院有关。


2_compressed.jpg

图2  8周内两组患者中三种标志物高低浓度中心血管死亡和心力衰竭再住院发生率


结论

在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中,心肌损伤和血流动力学应激的生物标志物升高,并与心血管死亡或心衰再住院有关。与依那普利相比,沙库巴曲缬沙坦可减少心肌损伤和血流动力学应激,体现在hsTnT、sST2和NT-proBNP基线浓度和随后的浓度变化,患者在1-4周内明显减少了心血管死亡或再住院。


文献来源
Morrow D A , Velazquez E J , Devore A D , et al. Cardiovascular biomarkers in patients with acute decompensated heart failure randomized to sacubitril-valsartan or enalapril in the PIONEER-HF trial[J]. European Heart Journal, 2019.